您好!欢迎访问到邵阳三农网 请 登录注册
文章
当前位置:邵阳三农网 > 基层 > 领军人物 > 文章详细
陈正如:从打铁谋生到种粮致富

 

图为陈正如在观察早稻秧苗生长情况

近段,新邵县雀塘镇龙头村六组的种粮大户陈正如显得较忙碌,每天清晨到早稻秧田观看秧苗的生长情况后,就得安排好农机人员翻耕承包的田地。陈正如说,去年他种双季稻面积228亩喜获丰收,今年种植面积是250多亩,全部种植双季稻。目前天气转晴,气温回升明显,有利于秧苗的生长,预计到4月下旬即可开始插秧。
    说起从事规模种粮的事,陈正如介绍,他今年60岁,小时候因家庭条不好,为了谋生,当时才13岁的他就拜师去学打铁手艺,出师后,在当地开起了一家打铁店铺,帮助乡邻打制一些砍柴刀、斧子、铁锹、锄头等农具。每年的辛苦劳作,打铁收入仅能让家里人勉强吃上饭,脱贫致富奔小康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谈。那时候,有的乡亲还背地里称他“穷铁匠”。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打铁这门传统古老的手艺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2008年,勤劳肯干的陈正如便率先在当地发展规模种植业,当年种植西瓜50亩和葡萄30亩。尝到规模种植增收的甜头后,他从2010年开始,每年种植西瓜面积至少是100多亩,自己也逐步走上致富道路。
    近两年,随着惠农政策的进一步深入,陈正如认为,现在稻米是中国人的主粮,如果发展规模种粮,既可自己靠劳动每年为家庭增加一笔大收入,又可以解决当地村民就业的打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万事开头难!2016年,陈正如坚定种粮的决心后,他以每亩300元的承包价在村里流转田地228亩发展大规模种植双季稻。当他与村民签订好承包协议来到田头走走,面对眼前的部分田地荒芜时,他还真有点为难了。要想让这些荒废的水田变成肥沃的良田,这需要投入多大的金钱和精力。
    陈正如说:“当时,家人和朋友都不明白我为何要这么做,说自己60岁了,在家种西瓜和葡萄好好的,为何还要去吃种田这个苦。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并投资几十万元购买了耕田机等机械设备,带领家人和雇请人员辛苦劳作一个多月,最终让承包的200多亩田地翻耕过来。”
    为种出高产水稻,陈正如在插秧时,他特意请来邻镇有种田丰富经验的农技员王小良到田地里帮忙技术指导。秧苗插完一个月后,看着一望无际的稻苗一片碧绿时,他心里感到无比欣慰。县农业局领导和当地一些种粮户到他种植的稻田边走走看看后,都对他的做法表示赞赏。
    得到了大家的肯定,陈正如觉得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他种植的228亩双季稻产量惊人,早稻亩产550公斤,晚稻亩产有600公斤,年收入十分可观。规模种粮致富后,今年他的信心更充足了,种粮面积扩增到250多亩,全部种植双季稻。
    谈到今后的规划,陈正如高兴地说:“我对土地是很有感情的,这些年,我的家庭就是靠着土地搞多种经营过上了好日子,如今家里修建好了三间四层楼房,家具电器也一应俱全,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生活,虽然我60岁了,但只要身体能行,我就会继续发展规模种植粮食,争取把粮食种好来吸引更多的人投资农业,带动更多的农民朋友致富奔小康!”(刘志坚)


文章评论
我要评论>>
理事会成员 | 会员注册 | 关于我们 | 服务范围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专家顾问团 | 网站招聘 |
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涉农信息门户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湘ICP备19014692号 直通管局:工信部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邵阳三农网工作交流QQ群:147232156 本站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投稿邮箱:910569090@qq.com 技术支持 创新科技
湘公网安备 43051102000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