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到邵阳三农网 请 登录注册
文章
当前位置:邵阳三农网 > 资讯 > 理论视野 > 文章详细
谋策新十年扶贫战略 脚踏实地推进连片扶贫开发

    2011年11月15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会在湘西吉首市召开,下发了《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年—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吹响了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号角,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被纳入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根据国家深入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年——2020年)》以下简称《扶贫开发纲要》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精神。结合城步县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就必须谋策好新十年扶贫开发战略,脚踏实地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对于做好今后新十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连片扶贫开发至关重要,笔者就此粗谈几点看法。

一、 充分认识谋策新十年连片扶贫开发战略面临的基本形势

    先谋后动,是我们成功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谋策好新十年扶贫战略工作更是如此。
1、城步脱贫致富的有利条件。(1)属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和国家扶
贫开发重点县,拥有国家重点扶持的机遇和优惠。(2)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事业,全面部署《扶贫开发纲要》和《武陵山区区域扶贫攻坚规划》,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为脱贫致富创造条件。(3)享受国家在财税支持、投资倾斜,金融服务、产业扶持、土地使用、生态建设、人才保障等方面特殊政策。(4)有二十多年扶贫开发取得成就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路子,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业务能力和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加之扶贫政策深入人心,参与热情高涨。(5)县委、县政府和广大苗乡干部群众有强烈的脱贫致富愿望和要求并有丰富的山地、水利、自然资源优势。
2、不利因素。(1)区位条件差,地处偏僻边缘距大中城市远。物流不便,信息不灵。(2)地理条件差,境内山高岭峻,交通不便,气候恶劣,抗灾能力较差。(3)贫困人口比重高,文化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弱,返贫现象比较突出。(4)县财政和农民增收困难,发展差距较大,县经济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5)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投入不足等多种因素,贫困问题“面大、人多、程度深”的特点依然突出,扶贫开发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上述不利因素显示:连片开发难,必须立足于用好国家扶贫政策资金;发展产业难,必须立足于本地资源培育主导产业;跳跃式发展难,必须立足于稳步协调发展。

                              二、 明确新十年连片扶贫开发的构想要求

    1、紧密结合县情以中央扶贫开发纲要和《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为要求。在经济建设中以连片扶贫开发为重点,在连片扶贫开发中以加快致富促进发展,增加收入和改善民生为核心。在指导思想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纲要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连片扶贫开发全局(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基础设施、保障扶贫、转移培训、社会扶贫等),努力推进连片扶贫开发的宏伟蓝图,在工作部署上坚持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大扶贫格局,从各方面实施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2、校正连片扶贫开发战略方针。过去的连片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并举,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在此思想指导下,修路、架桥、通电、改水、修渠、筑坝等成为连片扶贫开发的主攻主向,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确有较大改善,贫困乡村的面貌确有较快改变,但贫困农民的温饱问题发展差距和社会事业依然严峻。因此,今后,连片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应校正为基础设施与产业开发并举,坚持开发式扶贫,以产业开发为主。把主要精力,财力放在产业开发上,最大限度地让农民增产增收,加速脱贫致富步伐。因此,要实现这个战略思想转变,从县委、县政府到各部门,到基层,必须走出两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把基层办了多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作为衡量工作任务、政绩的主要标准的误区,而应把产业开发,农民增收门路,产业增加了多少作为主要标准。二是把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作为脱贫的主要标准的误区,而应把农户是否有稳定收入且逐年增加收入的产业开发项目且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作为脱贫的主要标准。
    3、营造以连片扶贫开发为中心的氛围和工作机制。(1)大胆,响亮地提出以连片扶贫开发为中心,坚持用连片扶贫开发总揽经济工作全局“作为第一要务”的口号,大造舆论声势,使县委、县政府关于连片扶贫开发的决心、力度、举措家喻户晓,造就“扶贫开发人人有责、全社会参与、合力推进、缩差共富”的社会风气。(2)专题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认真谋策新十年连片扶贫开发战略,进一步明确连片扶贫开发奋斗目标。(3)创新扶贫开发机制 ,编制好实施好新十年扶贫开发规划,并将规划中的任务分解到有关部门,签立“军令状”,督促完成,定期验收作为双文明第一考核依据,未完成者第一次“黄牌”警告,第二次亮“红牌”罚其“退场”并责令追究。一能鞭策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扶贫项目及资金,二能促使其以实际行动真扶贫;三能促使其挖掘内部潜力致力扶贫。(4)继续推行县委、政府领导人挂钩蹲点扶贫制度,为避免流于形式,应在时间、内容、任务、目标上有明确规定,并接受群众监督。既显示县委、政府的决心,又为各级帮扶领导树立榜样负起责任,促使单位一把手、队员带着责任和感情,带着资金和项目、带着智慧和方法扎实开展扶贫工作。(5)加强乡镇扶贫领导的工作力度,以前各乡镇均确定一名副职兼抓扶贫力度不够,要进一步健全扶贫工作站机构,明确有2—3名干部专抓扶贫开发,发挥其作用。要改变过去只热衷于工程项目的状况,要狠抓贫困村组织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科技培训、新农村建设、能力提升等。一是要加强贫困村村级班子的建设,把村级班子建设作为扶贫的大事来抓,造就一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班子和骨干。二是推进扶贫开发人才建设。扶贫先扶志,走科教扶贫之路。通过各种形式举办科技实用培训班,把科技骨干推送省市有关技校学习,又通过劳务培训不断提高贫困农民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为扶贫开发打好基础。三是狠抓产业开发,实现绿色赶超,重点要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奶业、菜业、竹业、旅游业等主导产业,结合贫困村实际大搞开发,使农民不断增加收入逐步走出贫困。(6)完善部门驻村扶贫制度。要纠正过去局限于部门为贫困村捐钱捐物为主要任务的驻村方法和“遥控式”的工作作风,要当好四员,即驻村工作组组员、党的政策宣传员,传播讯息的通讯员,科技文化教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建设扶贫机制,要把驻村面貌的改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与本人的政绩挂勾,对驻村扶贫力度大,凡所驻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产业得到发展,社会稳定,乡村文明程度高,农民人纯收入增加幅度较大等建设扶贫变化大。县委、政府应予以重奖,并在用人问题上,注重提拔重用。(7)发扬优良传统,改进工作作风。县直部门应改变被群众鄙视认为“坐着轿车看禾,端起酒杯抗旱”,“上午到村下午回,抹干油嘴就开路”的工作作风,应扎扎实实深入乡村深入农户调查研究,农民想什么,当前急需解决的是什么,应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明确规定每一个单位每年为贫困村扎扎实实办1—2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同时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促进科学发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后发赶超,帮助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发展等事项。

                              三、理清新十年扶贫开发的思路和主要做法

    综上所述,城步苗族自治县的贫困问题是整个武陵山区具有的普遍性的问题。城步的扶贫工作也就不能简单地因贫而扶,不能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城步要彻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必须要内力、外力一起合力共同推进贫困地区城步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持续发展,这才是地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城步县走出贫困的根本出路。
   (一)明确新十年连片扶贫开发的思路
    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是城步走出贫困的必要条件。城步由于历史原因,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弱,仅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尽快实现脱贫致富,难以加快资源开发,实现经济起腾飞。所以,外部力量的扶持是城步走出贫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城步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国家的政策扶持是其走出贫困的最需要、最盼望、最强力、也是最可信赖的组织力量。
    2、解放思想,艰苦创业是城步走出贫困的有力保证。城步最终消除贫困的决定力量不是外力,而是内力。面对挑战和机遇城步只有积极应对,作出必要的、适应性的调整,才能争取主动、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素质,苦干实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改变贫穷落后的现实,增强贫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这也是城步人民普遍和迫切的愿望。
    3、可持续发展是城步县走出贫困的正确选择。现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并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已成为苗乡人民的普遍共识。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特别是贫困地区更要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促进贫困地区城步县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4、扶贫工作制度创新是城步县走出贫困的现实需要。完善“大扶贫”协调机制。重点推进专项扶贫计划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有机结合;完善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继续开展连片开发、互助资金试点。推行财政扶贫到户的有效方式,完善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强化乡村激励机制,完善信贷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完善扶贫资金监管机制,真正实现“管办分离”;坚持建立贫困人口识别和监测机制,结合扶贫和低保两项制度衔接的试点工作,完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建档立卡工作要据此做出调整。要认真研究新标准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和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坚持整村推进。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坚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协调。要围绕贫困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进行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开发。
    5、增强内生动力是城步加快脱贫的的致富的核心推动力。坚持脱贫致富与全面小康相结合,提高贫困群众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加大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培育特色优势效益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整体竞争力。加快发展以科教、文化、医疗、卫生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城步县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切实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新十年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
    当前,城步的连片扶贫开发工作正处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形势,需要研究新对策,加大工作重点,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以此进一步推进连片扶贫开发的顺利开展,事关扶贫开发全面推进,事关实施“三大战略”、建设“四个新城步”的如期实现其意义重大。
    1、认真编制规划。对重点村实施编制规划。规划以发展生产、增收脱贫为改善生存条件为主要工作,以“产业开发、智力扶贫、基础建设、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实施好整村推进,并积极探索扶贫项目到户,确保实现贫困村、贫困人口整体脱贫。
    2、整合项目资源。以专项扶贫为基础,积极推进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全力推进重点工作,整村推进,易地扶贫,综合治理,就业促进、产业扶贫、互助资金、科技扶贫、帮扶脱贫等)首先对贫困地区乡村青壮年劳动力进行务工技能培训,实现80%非农就业,同时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努力将产业化扶贫与整村推进,科技扶贫与智力扶贫相结合,扶持龙头企业和产业化基地带动贫困农户增收,因地制宜,积极推进“整合资源,连片开发试点,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就业、企业协调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
    3、完善项目管理。认真落实扶贫项目管理的一系列规定、措施,并全面梳理国家特殊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好县域发展的重大项目的储备、申报,坚持整村推进建设标准,加强检查督办,落实后续管理措施,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4、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基础设施项目是贫困地区发展不可或缺的硬件要素,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必须高度关注,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存条件,提高贫困群体生存质量,一是继续将基础扶贫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工程。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强力推进加快脱贫步伐。二是加大对交通建设的扶贫投资力度,逐步建立完善的区域公路网络,实现县乡公路全部硬化或油化,村村通公路,同时解决自然村组道公路问题尤其要突出,改善生存条件。三是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水库、山塘水利的维修加固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新建一批新的蓄水工程及引水工程,增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有效灌溉面积。三是基本解决贫困人口及牧畜的饮用水困难,使农村群众用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四是明确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具体要求是对照村发展规划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水、电、路、讯、校、医、文、体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提出明确的解决规划。
    5、突出实施产业化扶贫促进贫困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途径在产业、而产业必要走连片开发产业化扶贫之路,才是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长远之策。一是积极扶持当家产业。凡实施整村推的贫困村,重点帮助贫困农户发展增收产业项目,积极支持发展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种植业致富产业。二是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按照“企业带基地、基地带产业、产业带贫困户”的思路,选准优势产业为重点,通过能力带动、政策推动,市场拉动,企业牵动等方式,培育扶持连片产业扶贫建设,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前景的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大力推进水稻、奶业、菜业、竹业、果业、水产等特色产业,加快转变扶贫开发方式,依托生态环境和特色资源优势,极力推进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品牌化形成主导产业经济,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三是积极争取信贷及互助资金扶贫政策。健全完善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库,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搞好信贷扶贫、互助资金项目的申报,力争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四是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要建立与农户有机结合机制,围绕主导产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扶贫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在具体工作中,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扶持,因地制宜制定扶贫产业规划,重点发展奶业、菜业、竹业、渔业、旅游等产业。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让贫困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活跃在农村经济大舞台中一支重要力量。真正起到了“建一个合作社,兴一个产业,活一地方经济,富一方面百姓”的作用。
    6、实施素质扶贫,突出提高能力。从社会调查表明,收入水平一般与劳动者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显正比关系,素质低是收入低的原因,收入低是素质低的结果。这说明实施素质扶贫,提升发展能力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为此,要把对贫困人口的教育和培训作为重要工作,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非常重要。一要坚持智力扶贫宗旨,严格执行雨露计划政策,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作为雨露计划培训补贴对象,把工作重点放在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留守贫困劳动力接受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职业技能和增收能力,较好地满足贫困户的需求。二要认真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要切实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提高农民基本素质,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外劳务市场的需要,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力争为每个重点村贫困户培训一个科技致富明白人,使他们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同时与基地签订培训协议,确保培训时间和质量,从根本上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三要认真抓好帮扶干部教育培训。重点抓好贫困乡镇、村干部的培训工作,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知识结构优,履职能力强作风过硬的帮扶干部队伍以此不断提高帮扶干部组织实施扶贫开发的素质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推动新十年扶贫开发战略目标顺利完成。
    7、做好连片综合开发,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城步县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贫困县,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扶贫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全面做好连片开发工作。一是抓好资源整合。根据县统一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对财政扶贫资金与其他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有效整合,统一部署,一同推进,做到基础共建、产业共兴、资源共享、生态共保,力争全县11个乡镇通过连片开发较大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二是搞好项目对接。各乡镇村以片区开发规划为平台,明确职责,搞好对接,落实相关项目和资金,努力将既定项目抓落实,将意向性项目促成可实施项目,共同推进片区开发。三是争取连片开发项目。在做好连片开发试点的基础上,积极对上争取扶持政策,争取我县有较多项目和片区能列入重点扶持范围。四是加快经济转型,培育绿色支柱产业。要切实解决贫困地区济经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产业,一是做优绿色生态农业。依托亚华乳业、华展纸业、雪峰果业,科源生物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综合效益,努力实现农产品加工业转化升级。二是做强绿色新型工业。突出扶持竹木精深加工业,引导竹木加工企业扩规模、精加工、提效益。三是做大绿色旅游业,要充分发挥城步生态、历史、民俗旅游资源优势,精心整合资源,全力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8、瞄准贫困选准对象,积极探索扶贫到户。要通过落实“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政策,切实把所需要扶持的人中找准,全面推进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一是建立贫困户瞄准机制。在完善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民主评议、村里上报、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张榜公示”的阳光程序,科学识别贫困人口,建立动态的贫困人口信息数据库。二是分类落实扶持政策。县、乡扶贫和民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政策,逐步做到全覆盖,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以项目到户为基本途径,突出能力建设,完善扶贫到户措施。要切实通过“雨露计划”、产业发展、贷款贴息、互助资金等入户项目,直接扶持贫困户;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低保、救助等方式保障基本生活需要。三是认真做好专项扶贫到户工作。对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的贫困村,要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果,由县扶贫办规定时间内实行专项扶贫资金按人平不低于400元的扶持标准落实扶贫到户措施,帮助脱贫致富。
    9、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提高项目质量。一是完善扶贫项目监管机制。实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开公示制,推行项目竞争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社会各界监督。同时要认真抓好项目库的建设和年度项目的调研、筛选、立项、申报、审批,备案、实施、验收等重要环节工作,加强对乡镇、村扶贫规划的组织落实、项目实施、资金使用、部门帮扶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提高项目建设质效。二是强化扶贫资金的监察审计。定期对扶贫资金进行审计、监察、检查,防止资金截留、挤占、挪用、贪污、挥霍,确保资金安全、规范运行。三是完善扶贫统计与贫困监测制度。根据新时期扶贫政策的调整,要进一步健全扶贫统计监测网络体系,完善贫困人口建档卡数据库,做到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帐,同时实行进退机制脱贫一户销号一户、致贫返贫一户建档立卡一户动态管理。

                             四、提出新十年连片扶贫开发建议的必要和示

    随着《规划纲要》的落实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要求,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为此,实行特有的工作机制、投入机制、政策扶持、人才支持、社会包扶、促进各类项目资金和优惠的政策向城步县聚集,对于这个27万人口的城步县其意义之重要不言而喻。
   (一)切实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的管理和监督。1、扶贫资金的安排使用应服从于扶贫规划属“规划”内的要给足,规划外的从其他资金中安排。要改变过去那种“涂清凉油”式的扶贫方法,特别是要杜绝挪用扶贫资金“拆东墙补西墙”的违纪违法行为。2、应坚决果断地将信贷扶贫资金置于县委、县政府的控制管理之下,改变过去农民需钱开发贷不到款,农行有款却不放的状况。3、继续推行和完善县级报账制,采取切实措施预防资金的挪用、截留等违规行为。4、千方百计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克服资金安排上的盲目性,不搞所谓“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
   (二)加强硬件建设,优化软件,不断优化创造一个良好经济环境。一是改善县交通条件和面上村组公路条件。二是县政府应出台一系列优化经济环境政策,不断吸引境外资金来城步兴办企业发展经济。
   (三)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产业效益。1、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扶贫开发科技人员队伍,明确职责、任务和待遇,专门以扶贫经济开发项目的技术培训和咨询,包括巡回讲学辅导、编印科普资料,现场示范辅导。这支队伍接受原所在单位和县扶贫办双重领导。2、恢复和创办农民技校,农村农技确定授课时,学员对象为青壮年农民。教员由驻村工作组兼任或农学毕业生,教材由县扶贫办、科技局、科协负责编印。以此较系统地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3、鼓励和组织科技人员下村参股开发或进行开发技术承包。4、县财政每年应拨出适量资金用于良种新法的引进、试验、推广。
   (四)、抓好智力扶贫,巩固普九成果。要想早日脱贫,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是坚持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不能让一个贫困儿童失学。二是县里必须建立贫困生助学基金会,特别是对考入高等学府的贫困生不能因其家庭贫困而进不了院校,通过助学能使优秀人才进入高等学府深造,为日后城步的脱贫致富打下坚定的社会基础。
   (五)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贫困群众因病、因残、因学及其收入不稳定性等多种原因,造成其返贫现象相当严重,而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是贫困地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当前,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既是贫困农民抵抗自然风险的有效措施也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进一步健全贫困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没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及时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要进一步将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生产发展能力要尽快建立贫困地区农民养老保险全制度从一定程度上遏制贫困人口的发生、同时,要切实加强和完善贫困群众医疗和就业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六)、实施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战略,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这是扶贫的根本,也是脱贫的内在因素。因此,新十年的扶贫开发要把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作为重要战略加以推进。一要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实行完全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努力提高贫困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和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二是加大扶贫培训力度,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带动贫困家庭脱贫。争取实现“一次培训,改变命运;一人务工,全家脱贫;转移一批,带动一片”的效果。三是推行参与式扶贫方式,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多的“做事”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平台,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发展自己的能力。 
   (七)实施产业化扶贫战略,做大做强扶贫产业。贫困地区要发展,就必须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档次,实施产业化扶贫。这是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力举措。一要培植支柱产业。要根据贫困村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的不同情况,按照人平1亩经济林,户平一项稳定增收养殖业的目标,在全县扶持1-2个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体系。二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在县内选择2-3家农产品企业培育成扶贫龙头企业,对企业实施扶贫贷款贴息支持,龙头企业在贫困村建立原料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减少贫困农户的市场风险,实现企业农户双赢的目的。三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行订单农业、信息农业、网络农业、通过组建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农民经纪人和农产品营销大户等途径,多渠道、多形式与市场对接,减少贫困地区农产品交易成本,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
   (八)实施基础设施攻坚战略,不断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是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的必要前提。新十年我城步拟实施整村推进的特困村大多基础设施落后,已成为贫困村脱贫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必须实施基础设施攻坚战略,集中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解决贫困村行路难、饮水难、通信难和看电视难的问题,争取新十年全县所有的贫困村通水泥路。二是解决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的问题。以贫困村为单位,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生态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阻止因自然灾害而返贫现象的进一步发生。
   (九)实施全社会参与扶贫战略,构筑大扶贫工作格局。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投入要发挥多方面力量的作用,要从过去依靠政府的单向投入转向争取社会各界多方面的投入,形成大扶贫的格局。一是要继续组织党政机关驻村扶贫。二是继续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组织社会捐赠。三是推进“村企联姻”工作,实现村、企双赢。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子,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对贫困村资金投入和经济开放,使其能够帮助贫困村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市场流通问题,真正实现村、企共赢。

                              五、需要解决存在的问题

    1、贫困村无论是搞基础设施建设或是产业开发,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而村里年轻劳力大多数外出打工,留守家中的是妇女老人,筹工难的矛盾突出。
    2、产业开发和其他开发的矛盾。城步县近几年的努力,以种养加为主体的产业扶贫已初具规模,势头强劲,而大多数农户需要开发项目及帮扶资金,扶贫贷款难以落实到位,金融系统贷款难以协调,农民想发展,但无开发资金。
    3、省定特困村与面上贫困村组的矛盾,省定特困村享受国家扶助,而面上村组有好的开发项目却难以得到扶助。
    4、必须正确处理富民与富县的关系,处理好产业扶贫与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生态扶贫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基础产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关系。
    5、在资金投入上坚持到村和到户并重。现在有一种认识误区就是认为扶贫工作整村推进实施以来,扶持到村的任务已经完成,应把扶贫资金集中于扶持到村、组、人上来,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贫困村基础设施欠帐太多、公共事业发展缓慢、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基本条件还很差。因此,未来十年在扶贫资金的投资方向上仍应坚持资金到村组和资金到户并重,二者不可偏废。
    6、在落实扶贫政策上要坚持普惠制和特惠制并重。目前,国家对农民直接帮助的普惠制政策惠及全体农民,在落实直接扶贫到人和加大对贫困地区支持的扶贫政策时,要坚持普惠制和特惠制并重,只能做“加法”而不能做“减法”,贫困地区在享受“普惠制”的基础上还应享受“特惠制”,而不能因享受“特惠制”而减少“普惠制”,真正地体现“有贫必扶、特困特扶、极贫重扶”的要求。
    7、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上要坚持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和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并重。过去我们在实施“雨露计划”进行贫困劳动力转移时只注重对贫困农户“两后生”的职业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转移,忽视了对成绩优秀能考入普通高校的贫困学子完成学业的支助。因此,在新十年实施“雨露计划”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时要坚持支持贫困学子完成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学历教育并重,支持贫困学子完成本科教育,弥补高教贷款和其他助学形式的不足,确保没有一个贫困学子因得不到资助而上不起学或中途退学。同时扶贫部门的定点培训学校可以考虑在省内高校确立定向培训班和专业,专门为贫困学生提供就学机会和为贫困地区培养专门人才。
    8、实施瞄准式扶贫战略,创新扶贫模式。瞄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反映扶贫工作的本质,不是一般的方法问题。瞄准贫困群体和贫困地区,直接向贫困人口和贫困区提供脱贫所需的资源和服务,增强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造血”发展能力,并辅以必要的社会安全保障制度安排,达到贫困人口脱贫和缩小城乡、区域、阶层发展差距的多重效应。扶贫工作对扶贫对象如果不瞄准或瞄不准,扶贫就变味了,“瞄准”就“脱靶”了。因此新十年连片扶贫开发工作我们要实施瞄准式扶贫战略,瞄准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两个目标,一手抓“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实现扶贫到人,一手抓整村推进扶贫。以贫困村为单元,制定参与分式扶贫规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综合扶持,实现贫困人口、贫困村整体脱贫。
    9、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大力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不断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的能力。一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产业、就业企业协调发展,二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传授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使他科不断增加收入。三要引导和帮助他们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市场经济开辟就业门路、扩大增收渠道。10、必须解决干部作风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改进干部作风再好的扶贫开发蓝图也只是纸上谈兵,必须出台更加严格、更加硬性规定改进干部作风,同时加强干部考察工作,把作风好、有实情的干部用起来,激发干部干事的动力使干部静得下心,专心致志的谋事业,想工作,干实事,做好事,扶贫工作才能真正上台阶,才能成为民心工程,致富工程。
                            六、城步新十年扶贫开发前程似景

    新的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已拉开序幕,新的连片扶贫开发的号角已吹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肩负着扶贫责任和使命,将与全县干部和贫困村的父老乡亲一道坚定信心,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为实施“三大战略”建设好“四个新城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城步苗族自治县扶贫办 杨进启

编辑:王晓欧

 


文章评论
我要评论>>
理事会成员 | 会员注册 | 关于我们 | 服务范围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专家顾问团 | 网站招聘 |
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涉农信息门户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湘ICP备19014692号 直通管局:工信部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邵阳三农网工作交流QQ群:147232156 本站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投稿邮箱:910569090@qq.com 技术支持 创新科技
湘公网安备 43051102000021号